2017年职业教育发展的下一个机遇在哪里?
随着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出和国家扶植职业教育的决定,职业教育上升到了国家级战略,迎来黄金发展期。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适应社会需求、创新发展,则成为各大职业院校重点思考的问题。
职业教育作为产业人才输送的主要“根据地”之一,其发展需要具有前瞻性布局,才能不断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需求。全球范围内涌现的新兴产业发展正在成为各国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实施驱动创新科技、发展新兴产业也是我国的重点战略。这些战略的推行对大量新型产业人才的需求,正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所在。
那么,作为职业院校(甘肃技工学校)的管理者,在这一机遇面前,应当从哪些方面具体着手呢?笔者认为,明确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工具和手段的创新,是三个贯穿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始终的切入点。
一、明确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
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等教育互为补充,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换的作用。高等教育主要培养的是研究型和探索型人才,肩负着推动基础理论发展的和技术创新变革的责任,而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能够在具体情境下应用这些新理论、新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以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为例。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等具有“颠覆性”的技术的不断涌现,热闹的社会舆论表象背后,是对掌握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
比如,2016年被称为“VR元年”,一时间全球范围内最顶级的公司都在抢先布局,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甚至提出“移动手机的下一个平台将会是虚拟现实”的观点,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微信之父张小龙也在2016年12月28日一年一度的微信公开课演讲上抛出“未来十年很可能进入智能眼镜时代”的预测,预言VR/AR很可能是智能手机之后的常态。VR行业的火爆已经从最初的科技公司,到地产、旅游、教育、娱乐、军事等多领域行业蔓延。国家领导对虚拟现实行业也表示高度支持,除了发改委提出将专项建设VR/AR国家工程实验室外,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峰会上也提到了虚拟现实,肯定了虚拟现实发展的大势所趋,号召各国合力推动创新技术的发展。
“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习近平主席的这句话在VR产业一夜之间爆红与VR人才亟为短缺的尴尬反差中更具深意。对于VR产业链的发展来说,除了底层技术本身的发展需要最顶尖的研究型人才来推动之外,其他无论是硬件设备设计与制造,还是硬件设备平台持续运营所需要的海量内容的开发,诸如适应VR技术的视频、交互软件等,都需要大量能够快速掌握并熟练应用VR技术进行研发与设计的应用型人才。想要在VR产业链发展的国际竞争中快速抢占一席之地,构建起完善的VR应用开发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根基。换句话说,谁拥有了VR应用开发型人才队伍,谁就能坐稳VR产业发展的黄金坐席。
对VR产业来说,学校教育仍会是应用开发型人才供给的重要出口之一。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在VR产业发展的大浪潮中,培养能够应用现有VR技术来开发“内容”的应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使命,也是自身发展的机遇之一,而及时地对课程甚至专业设置进行适应性调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起点。具体而言:
首先,职业教育要关注上游技术的发展,如各类VR设备厂商推出的产品都是什么形态、在各行各业中潜在的应用方向有哪些;
其次,分析、提炼VR在各行业应用开发人才的能力需求共性,再通过多种形式进行VR人才培养,比如面向学生和社会开展VR应用开发的短期技能培训班,在现有的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中加入VR应用开发相关课程,甚至于开设VR应用方向的新专业等。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又会诞生新的问题,课程设置和专业建设的有效性、实用性如何保障呢?笔者通过对一些实例的观察后认为,深度的校企合作会是最有效的一个选择,接下来会做详细阐述。
二、以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校是产业大军培养的重要基地,学生毕业后是要输送到各类产业、企业里去的,按照行业的标准、利用企业的资源、通过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创造价值的。那么产教融合、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教学环节就是保障人才培养的实用性的必要过程。
目前,笔者观察到,高等院校对于VR底层技术自身发展需要的顶尖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做法是与行业领先的科技公司合作,联合深耕VR技术的研发。清华大学、网易、AMD联合成立了”VRDreamLab“;天津大学与华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虚拟现实实验教学技术中心“;由5位院士领衔主导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和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虚拟现实国家重点实验室此前在青岛揭牌,随后与歌尔集团合作,将北航在智能设备产业链中顶尖的研发能力与歌尔智能硬件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转化优势相结合,将科研与市场的无缝对接,助推研发出更多链接市场的研究成果,推进VR技术的成熟。
对于需要培养、输送合格的VR应用开发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来说,深化校企合作,也是推动VR行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最好选择。然而,与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目的——推动底层技术发展——有所不同,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的形式上也会有所不同。企业方面提供技术、设备、标准、能力需求等,除了以前面提到的在课程开发、新专业申报与建设方面深入合作之外,将企业自身发展中开展的具体的VR应用开发工作与职业院校(甘肃技工学校)进行项目式合作,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也更具有实际意义。
这些合作形式,笔者在对市场进行全面搜索和观察后了解到,有一家名为深圳国泰安教育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已经对VR应用开发领域的校企合作提出了清晰的落地模式,笔者在此分析一下,希望能给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启发和参考。该公司提出与职业院校共建VR校级虚拟现实开发与实训应用中心(以下简称:校级VR中心),实现VR创新教学实训、VR人才培养、VR资源开发、VR展示体验四大主要功能,覆盖从上游VR教学实训产品和内容的提供,中游VR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到下游VR应用型人才的输出,共建资源平台一整套完善的校企合作方案,完整贯穿了VR教育的全产业链条。其对于VR教育产业布局和规划比较完善,公司实力也是可圈可点。
基于校级VR中心的培训功能,校企合作共同培养VR师资团队和VR应用方面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外引内训的措施,对外引进企业高端技术骨干或学术教育专家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帮助学校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VR应用开发的师资团队;对内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企业参观交流、开展学术讲座等形式,从VR应用开发技术、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等多方面,助力VR师资团队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成熟的师资团队的基础上,院校可依托国泰安提供的师资、教学计划、课程资源以及就业协助服务,承接本校与周边院校学生、社会在职人员的VR应用开发方面的技术技能培训,或可联合国泰安一同申报开设VR专业方向,进行学历教育类的招生与系统化地培养,肩负起向社会输送VR应用开发方面技术技能型人才重任。
基于校级VR中心的开发功能,VR中心可成为VR应用开发“项目式”校企合作的平台,利用学校擅专业、企业懂技术的双方优势,以企业技术顾问联合学校老师带领学生团队进行项目实战的形式,承接包括VR应用软件及配套资源等在内的项目。通过实战项目的参与,学校老师通过与企业技术专家在实战项目中的配合,获得了向“双师型”教师转变的机会,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得以强化;同时,老师和学生也能够深入了解市场对VR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真实能力需求,老师对学生的培养要求更加贴近市场、更符合企业用人需求,学生在实战项目中积累的实际经验,也可助其毕业后实现“零过渡”就业;学校通过与国泰安展开深度校企合作,也全方位提升了自身对于校级VR中心的运营能力与自我造血功能。
国泰安提出的校级VR中心这一校企合作模式,集合“订单班”、“工作室”、“校中厂”三大主流校企合作模式的优点,实现了师资队伍建设、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VR资源内容开发、资源转化与共享平台打造、实习实战训练、中心自我造血等多功能作用,全方位帮助职业院校实现新型专业从无到有的完整构建,真正实现校企双方的双线联动和深度合作,非常值得广大职业院校深入思考和借鉴。
三、拥抱新技术,创新职业教育工具与手段
在明确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引入企业进行深度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后,下一步发展机遇就存在于培养工具与手段的创新了。
过去,笔者熟悉的一些职业教育工作者们吐槽吐滥了的问题,像理论教学枯燥导致学生兴趣缺失,场地、设备、成本、安全等对实训教学的限制等都是存在几十年的“老大难”问题了,职业教育要发展,克服这些问题是关键,引入信息化、互联网、VR/AR等新技术是最具有潜力的“钥匙”。
为何说VR技术的发展是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呢?一方面在于前面论述过的VR技术的应用是全社会的大势所趋,VR开发领域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海量需求将通过职业教育来输送,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在于,VR技术本身的引入有潜力颠覆传统职业教育的方法和手段,VR技术的特性在教育方面的应用极有可能解决那些“老大难”问题。比如,通过应用了VR技术的教学实训软件,虚拟出飞机、高铁这样抽象复杂的工程系统,摆脱了场地与设备条件的限制;化工化学等高危易耗能的实验,在VR构建的虚拟环境中进行,解决了学生操作的安全问题;不可逆转的医学解剖可以在VR虚拟的标本上反复操作,克服了实物标本等原材料损耗的成本问题,还能让学生在实体实训前熟能生巧,胸有成竹,在实体实训中从容不迫,手到擒来。
目前,国内大多数VR+教育产品都来自学校或教育培训企业和VR技术公司的“联姻”的探索,这些产品由于对教育和技术的DNA分别从属于两方,双方在沟通、相互理解上多数处于磨合阶段,其合作创造的VR+教育的产品与内容的输出也多数只停留在表面,尚未令VR技术的特性在教学中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比如,笔者在一些展会上见到,有些VR+教育的产品只是简单地将课堂教学编排制作成VR视频影像,放入VR头盔中让学生观看。原本,VR头盔隔绝外界干扰从而创造“沉浸式”体验是VR技术的显著优势,但是上述这种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模式,却让本应开放的课堂教学变成了孤立的影视欣赏,个体沉浸取代了师生互动,反而降低了实际教学质量与效果,恐怕很难让学校为之“买单”。
此前,笔者看到美国的一个朋友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他在参加全美最大的国家职业教育协会上看到了一款来自中国的汽车VR教学实训产品,当时很多教师、教育工作者都被其惊艳到,还称赞有加:“这款VR汽车教学实训系统从教学角度的设计理念出发,不仅仅是单纯的概念展示了,而是从教授理论、到虚拟演示、再到一步一步拆卸分解的设计理念都非常贴近教学实践!”
笔者就此专门询问朋友咨询这款产品的品牌,并在国内各大教育类展会中特意查找和体验。现场体验后,这个公司的VR+教育产品的实用性——辅助教学——给笔者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利用桌面式VR设备,规避了“沉浸式”VR设备对教学“开放性”、“互动性”的限制,在课堂中应用时仍具有开放自由的上课空间,同时发挥出了VR技术的优势,具体体现在:
首先,学生可在课堂上模仿老师同步操作,老师也可在教学中为学生答疑解惑,实现课堂互动探究;
其次,学生在使用VR实训教学产品时,手、脑、眼、耳同步调用,可以增强其对知识点的记忆;
第三,VR在视觉上颠覆性震撼效果,大到山川河流,细到分子血管,动可反复观察日常很难见到的变化过程(如日食、电流运动等),静可360°全方位探索复杂空间和结构(如精密仪器的零部件等),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了传统教学实训呆板抽象的教学方式,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有机融合,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第四,VR构建的身临其境的虚拟空间,能够有效突破空间、时间、成本、安全方面的限制。
而开发这几款VR+教育产品的公司,正是上文中提到的国泰安公司。通过在展会上与其工作人员的交流,结合笔者在网上对国泰安这个公司的了解发现,常年深耕教育与科技的研究,使其同时具备教育和技术的“基因”,是其在VR人才培养、深度校企合作上别出心裁、并在教学实训工具创新中对VR技术的应用棋高一着的根源。按其规划,校级VR中心集合学校专业教学与国泰安企业技术的双方优势,在职业教育领域联合开发出来的VR实训、教学产品和资源,又可反哺职业院校资深的教学实训需求,让中心真正具备自我造血与自我优化的能力。这些优质的VR+教育的产品又可通过校企共建的VR资源平台,从而形成完整的生态运作循环,在整个职业教育领域推动教学工具和手段的创新,进一步推动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普惠整个中国的职业教育。
总而言之,“中国制造”要想真正转变为“中国创造”并在国际舞台上独领风骚,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把握好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对新型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一机遇,在这一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找准合适的企业深化校企合作、不断拥抱新技术来改良人才培养的工具,让职业教育真正承担起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甘肃秦陇技工学校是一所专属甘肃省人社厅直接管理的全日制公办技工学校,联系电话:400-058-1002
学校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学校地址:兰州新区秦川镇镇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