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波注意到,政策导向的倾斜,是影响农村教师流动的不可忽视的宏观背景。
“农村教师在职称评定、培训、住房、医疗等方面享受到的待遇与城市教师间存在明显差距。政策上的不平等往往会加剧待遇的不公,引发农村教师产生向上流动的意愿和行为。”于海波说。有鉴于此,于海波认为,城乡教育巨大差距的存在,是农村教师流动诸多问题的根源,教育投入是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因此,建立城乡一体的教育投入机制已经迫在眉睫。
在城乡差异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出台的促使城市教师往农村流动的政策,也有落入“治标不治本”的陷阱之虞。比如,很多地方都在实行“要评职称先去农村学校教几年书”的政策,但由于教师根本就没想过要久留,于是去农村就是为了评职称,等资格一拿到就离开的大有人在。参与制定《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袁桂林认为,现在的做法还是多年前的对口交流,是单向的,让城市老师到农村“镀金”,回来再评资晋级,这样就无法做到城乡的双向流动。
门武昭认为,农村教师流动问题的改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统筹城乡教育投入,从根本上逐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也要完善相关教师管理政策,从制度层面保障农村教师流动。当前背景下,农村教师合理流动的实现要采取“刚柔相济”模式,强制性流动和自愿性流动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城乡教师流动制度,来促进城乡师资力量的双向交流和互动;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办法提高农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
在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上,专家认为,要逐步建立以省级统筹为主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保障机制,将地方基层政府负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的责任,逐步上移至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尽可能保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的稳定来源。
袁桂林表示:“待遇要增加到使农村教师岗位有足够吸引力,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次发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还提出,要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为组织城市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提供制度保障。各地要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
“教育政策既可以成为引发教师不合理流动的诱因,又可以成为推动教师流动走向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的动力。”于海波说,“各地应该积极探索,打造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体系。”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双响 师资 双向 甘肃秦陇技工学校|轨道运输专业技术工人|甘肃轨道|甘肃技校|甘肃职校|甘肃培训|兰州地铁|兰州技校|兰州职校|兰州培训|兰州铁道学校|兰州高铁专业学校|甘肃地铁专业|兰州铁路 轨道|兰州铁路乘务|兰州轨道交通|兰州乘务专业学校|兰州高铁专业学校|兰州高铁学校|高薪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