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轨道教育 31年
华山教育集团·北方技工

Integrated Education

步入轨道行列 彰显靓丽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学生身体素质“向上”了吗?

发布时间:2015-11-26 02:20:07

浏览量:

分享到:

学生身体素质“向上”了吗?

  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今天发布了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结果显示,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2010年相比,虽然部分指标有所好转,但各学段学生视力不良和肥胖检出率在继续增加,情况不容乐观。

  此次公布的调研数据表明,全国学生身体素质喜忧参半:可喜的是,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肺活量水平全面上升,营养状况持续改善,乡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持续降低,特别是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滑趋势在2010年得到初步遏制后,继续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但令人担忧的是,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指标堪忧。如大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继续下降,一些指标甚至不如中学生;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增高且低龄化趋势明显。

  农村学生体质改善幅度远超城市学生,大学生身体素质呈继续下降趋势

  “虽然城乡学生之间的体质差别越来越小,但差距依然存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专家组组长、北京体育大学原副校长邢文华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与民族地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幅度较大,城乡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但因农村与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与城市的起点不同,因此,其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城市学生相比,在某些指标上仍有一定差距。 

  以农村各学段汉族学生为例,相比2010年,2014年监测结果表明,无论在身体形态、机能还是营养状况方面,农村学生整体数据都在上升,而且和城市学生的差距均在缩小。在身体素质方面,农村学生的50米跑、握力、仰卧起坐、耐力跑等成绩提高的幅度,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的城市学生。

  邢文华认为,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正在经历的城市化进程,“乡村学生在膳食等方面的改善幅度 不只是简单‘量’的积累,而是一种‘质’的变化”。

  实际上,此次调研数据表明,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机能和身体素质以及体检指标等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比如,7岁年龄组农村男生、农村女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比同龄的城市男生和城市女生分别低2.42厘米、1.65千克、1.42厘米、61毫升和1.99厘米、1.00千克、0.85厘米、44毫升;13岁年龄组农村男生、农村女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比同龄的城市男生和城市女生分别低2.66厘米、4.04千克、2.42厘米、196毫升和1.99厘米、1.91千克、1.09厘米、128毫升。

  邢文华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差异、健康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差异和学校体育卫生条件与体育教学、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及重视程度的差异是导致城乡学生身体素质差异的三大原因。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2010年,农村男女学生形态发育指标的增长水平首次全面超过城市男女学生,而随着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这种变化趋势则更加明显。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说:“2014年调研结果显示,农村学生形态发育指标超过城市男生的增长现象仍然存在,而且农村学生有随年龄增大而赶超的趋势。另外,农村学生因更能吃苦耐劳,在一些身体素质指标上也超过了城市学生。比如立定跳远,农村男生、农村女生分别比城市男生、城市女生高1.79和0.89厘米;耐力跑项目农村男生、农村女生分别比城市男生、城市女生快5.03和5.02秒;握力项目农村男生、农村女生分别比城市男生、城市女生高0.55和0.36千克。”

  此外,此次调研数据显示,民族地区学生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与汉族学生正在同步增长。汉族学生在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少数民族学生也同样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呈现继续下降趋势。与2010年相比,19-22岁年龄组男生在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指标方面有所下降,女生身体素质指标则有升有降。

  邢文华认为,高中生高考前“拼命”现象严重,大学一年级新生往往身体素质都普遍较差。

  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更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且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4.16%的大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有15.99%的大学生不做课间操;有28.22%的大学生偶尔做课间操,不做或偶尔做课间操的比例明显高于中小学生;在26.94%的大学生不愿意参加长跑锻炼,分别比小学生、初中和高中生高于15.73、8.69、0.18个百分点;另外,大学生静态活动时间明显长于中小学生。

  邢文华说,目前的大学体育课改革,教学内容虽然丰富多彩,项目选择余地也很大,但过分强调学生的兴趣,缺乏必要的规定性和导向性的必选项目。

  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的增幅继续加大

  在“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的大趋势下,农村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增长幅度继2010年首次高于城市学生后,2014年调研结果仍延续了这种趋势。

  马军认为,“增加幅度”和“增长量”是两个不同概念:农村学生超重和肥胖发生晚,基数低,有一定的增幅就表现很明显;城市学生发生早,基数较高,故其增幅的表现可能不引起重视,但增长的绝对数量可能很大。他举例说,如2014年城市男生和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8.17%和9.71%,分别高于农村男生和女生肥胖检出率的4.48%和8.28%。而相比2010年体质调研的结果,2014年城市男生、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年平均增长值分别为2.52和2.174个百分点,低于农村男生、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年平均增长值4.74和3.07个百分点。“不过,‘农村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增幅加大’提示我们,随着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那种传统的农村学生营养不良问题实际上不再严重,今后反而要注意农村学生的肥胖问题!”马军说。

  中国教育科学院体育卫生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吴键对此则认为,造成肥胖率高的关键原因和发达国家一样,是因“肥胖易感环境”已经或正在形成,表现形式为“以静代动”的生活方式,膳食热量过高和不良饮食习惯及运动缺乏等。

  本次调查发现,每天用于做家庭作业或看电视或用电脑时间越长,导致体育锻炼不足,从而导致肥胖发生的概率提高。问卷调查显示,有11.4%的小学生、38.9%的初中生、46.8%的高中生每日家庭作业时间在两小时以上。大学阶段的汉族学生认为平均每天用手机、平板电脑、电子游戏机、电脑等玩游戏、看视频或电子书的时间在两小时以上的报告率高达41.7%。

  邢文华认为,控制肥胖需要学生、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他说:“要在全社会普及营养科学知识,树立平衡膳食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每天进行1小时以上的慢跑、快走、游泳、有氧体操、爬山、爬楼梯等有氧锻炼。在此基础上,要切实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如少吃高脂肪和油炸食物,少喝甜饮料,多吃水果和蔬菜,减少在外就餐次数,注意用小碗盛饭等。

  调研还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方面学生肥胖检出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却出现了营养不良。

  学生营养状况改善了,为何还有一些学生营养不良呢?马军解释说,其实这并不矛盾。

  调研结果显示,随着学生营养状况的持续改善,低体重和营养不良检出率在进一步下降。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家长缺乏营养知识等,致使日常膳食中所摄入的食物营养素品种比较单一,造成儿童少年营养不良。此外,儿童青少年由于偏食、挑食和过多吃零食等,致使营养摄入不全面、搭配不合理、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久而久之,也会导致营养缺乏。

  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走高,并呈低龄化趋势

  尤其值得重视的一个信号是,此次检测中不仅各学段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在继续走高,而且视力不良的低龄化趋势更加明显。

  在马军看来,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长时间玩游戏机、上网、看电视、使用手机等因素导致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

  这在此次调查数据中也得到了印证。根据此次对26.19万名小学四年级以上学段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4.1%的小学生、36.9%的初中生、54.1%的高中生感觉到“学业负担很重或比较重”;11.4%的小学生、38.9%的初中生、46.8%的高中生每日家庭作业时间在2小时以上;有23.8%的中小学生每天看电视或用电脑时间在1小时以上(3.5%的中小学生超过3小时)。

  此外,相关分析表明,体育锻炼、看电视、玩游戏,做作业及睡眠时间长短都与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比如,在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的学生中,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大于1小时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超过10小时的学生发生视力不良的情况明显少于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的学生。

  除了用眼过度等诱因之外,究竟还有什么原因导致学生近视呈现低龄化趋势?马军从医学角度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生物现象。从幼儿起,其视力有个“正视化”过程,即:先是生理性远视,逐渐走向“正视”,其后若不注意预防,将进入近视。这一过程,关键取决于眼轴的发育;从事视近工作的负担越重,持续时间越长,眼轴将越早被过度抻长,越早结束“正视化进程”而开始近视;眼轴被抻长的距离越长,近视程度越严重。可见,眼轴长度是其中的关键。但是,眼轴的长度和身高的相关性比眼轴长度和年龄的相关性更高。现在的6-7岁孩子比二三十年前平均长高了6-8厘米,眼轴长度随之增大。所以,以往的儿童平均要到9岁才开始近视,而现在可能提前到7岁甚至更早,这就是所谓的“低龄化”的解剖学基础。二是人为因素。现代社会,需要用眼处越来越多,例如看电视、玩游戏机等;加上现在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从孩子3-4岁起就安排参加各种培训班,而许多孩子的幼儿园生活其实几乎是在“上小学”。这样过度、过早的大负荷用眼,是导致近视低龄化的更重要原因。

  调查数据显示,有近20.2%的中学生每天用于上网、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近一个小时;在双休日,有14.8%的中学生眼睛停留在“屏幕”上的时间超过120分钟。过多的时间做作业或沉迷于网络,青少年几乎没有体育活动时间,更难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有关专家指出,控制近视低龄化趋势,没有特殊的解决方法,只有让孩子真正减负,回到他们真正的童年世界,以“玩”为主,寓早期教育于“玩”之中。

  马军认为,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努力。首先,全社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在评价学校、老师、学生时不能只看分数和升学率,更不能以牺牲学生身体健康为代价来换取分数和升学率的提高。其次,要坚持综合防控原则,针对导致近视发生的多种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包括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改善学生用眼卫生的条件,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普及视力保护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用眼习惯;落实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引导并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再其次,要把“防近”工作作为学校日常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中,使“防近”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最后,要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家长和社区的作用,建立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家长、社区联动的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做好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的合力。

  改善学生体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根据此次的调研数据,虽然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但总体上呈现稳中向好趋势。这种向好趋势的背后,其实与相关政策的配套实施密切相关。其中,也有不少经验可循。

  据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巡视员廖文科介绍,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出现积极的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政策导向和推进落实是关键: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取消“小升初”考试、小学毕业就近入学政策的逐步落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学甚至初中阶段学生的升学压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逐步实施、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课程改革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家长和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教育部还联合相关部委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政策措施,包括先后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办法、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中小学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等。同时加强学校体育督导、学生体质健康抽测符合公示政策的出台激发了各地重视学校体育的积极性。

  事实上,除了政策支持,相关制度的建立也功不可没。近几年,为了扭转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的趋势,我国还建立了加强青少年体育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学校体育卫生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大课间体育锻炼制度等。尤其是中考体育加分制度的全面实施,调动了初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数据表明,初中生各项体质健康指标出现积极变化的趋势最为明显。

  对于本次调研中出现的学生部分身体素质指标“向下”趋势,专家学者们普遍寄望于继续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此前公布的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6至19岁的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参与度较高,其中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包含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以及校外体育锻炼)的占94.6%。

  教育部体卫艺司巡视员廖文科指出,国家对学校规定是每天锻炼一小时,而受学校体育工作评价、学校办学条件等因素影响,这在很多学校目前还没做到。

  廖文科说:“我们经常讲,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做得好与不好,做得多与少,对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校、每一个地区都没有任何的影响’。也就是说,在评价学生的体系、评价校长的体系和评价地区教育发展时,没有把学生体质健康的好坏作为评价标准。”

  学校办学条件对部分地区学生开展体育锻炼也有一定的影响。廖文科坦言,在解决有学上的问题时,各地一般不会优先考虑体育。一些城市学校虽然有经费,各方面条件也有保障,但由于学校本身的占地面积小,无法建设相关的体育场地,所以一些对场地要求比较高的体育运动无法开展。“当然,从客观上来讲,如教师、场地与器材的不足等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他说。

  吴键则对此认为,现在,我国许多家庭以及社会对体育在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的作用认识还很不到位,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家长在选好学校的时候几乎不关心学校有几个体育教师、有没有运动场,只要能让孩子考高分,怎么样都行,这种社会文化环境,实际上也不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廖文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学校体育、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工作要求,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已经从“健康第一”理念树立、政策制度建设、工作机制建立、办学行为规范、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环境与条件改善、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落实、阳光体育运动推进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指标堪忧。

  实际上,学生体质健康在一个时期出现整体下降现象,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同样存在。文献研究发现,由于生活方式改变,许多国家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面临与我国青少年相同的问题:肥胖已成为很多国家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挑战,许多国家面临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的双重挑战;近视已成为亚洲相关国家和地区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且亚洲儿童近视率普遍高于欧洲儿童;青少年耐力等身体素质下滑也呈现出国际趋势,运动不足已成为世界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所不同的是,从1995年至2005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整体下降速度相对较快,2005年至2015年,随着中央及地方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相较于前10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邢文华说,这意味着改善学生体质,不可能一蹴而就,非一日之功,今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素质 身体 学生 甘肃秦陇技工学校|轨道运输专业技术工人|甘肃轨道|甘肃技校|甘肃职校|甘肃培训|兰州地铁|兰州技校|兰州职校|兰州培训|兰州铁道学校|兰州高铁专业学校|甘肃地铁专业|兰州铁路 轨道|兰州铁路乘务|兰州轨道交通|兰州乘务专业学校|兰州高铁专业学校|兰州高铁学校|高薪就业

精彩专题 MORE >
升学渠道 普高班、职高班,就业班 初中生学什么专业好

校园安全岂能止于“事后重视”

德州女教师救人不留名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免费回电
返回顶部
新浪微博 QQ空间 官方媒体咨询详情
甘肃秦陇技工学校 - 在线老师 亲是想了解哪个专业呢?发些专业明细给您参考一下哦~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