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一时间,“供给侧改革”成了整个媒体和人们生活中的热词。在现代社会里,经济、教育向来就与整个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两者没有任何一项可以纯粹地孤立存在,它们都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那么,经济上的“供给侧”改革会给当下处于冲击“双一流”和“应用型”转型的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什么样的震颤呢?
经济改革必然引领教育改革。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唤醒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精英高等教育的可支配份额无法缓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窘状,大众化高等教育在世纪末应运而生。截止201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超过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毋庸讳言,仅从高等教育“供给侧”现状来看结果并不令人满意。高等教育外部制度环境条块分割,政府部门越位和缺位现象普遍存在,大学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失衡、课堂教学质量总体状况堪忧、毕业生就业与企业用工荒的双重压力、有悖教育公平的央属高校招生属地化倾向,如此等等,都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与幸福感,呼唤着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一是要解决高等教育的“优化组合”问题。“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优化组合”的政策,促使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各自的定位里争先进位,有效避免高校精英教育痕迹斑驳、办学定位模糊、资源配置重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的现象。高等学校或“仰望星空”“九天揽月”,或“脚踏实地”“五洋捉鳖”,各就其位,各得其所。
二是要解决高等教育的“职教疲软”问题。在德国,60%的中学生选择接受双轨制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教育投入;在日本,“工匠达人”是很多人穷其一生的成就目标。我们可以借鉴德国、日本经验,政府投资、行业企业通过税收等融资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教学水平和精神气质。社会要为技术技能型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让“工匠达人”为广大民众接受,并成为很多人的人生目标和典范。转型后的应用型大学应致力于应用技术教育文化的营造,突出“尊技重能”的校园文化的创设,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和技能型人才的气质。
三是要解决高等教育的“产能过剩”问题。我国目前在校大学生3559万人,位居世界第一,高等学校2824多所,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另一方面,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的毕业生人数持续突破749万,超过去年的727万。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总体回升,2015年仅次于2009年,成为就业压力的第二个高水平,幸福指数有所下降。然而,大量的企业“用工荒”现象又令人费解。2015年7月,仅浙江省企业总需求人数60.3万人,而同期的求职总人数却只有35.4万人,用工缺口达到25万人。因此,政府对高等学校进行政策性引导,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主动服务区域,贴近行业;以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为突破口,催生一批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设置与调整学科专业,以解决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现象,破解人才培养的“产能过剩”问题,
四是要解决高等教育的“提高质量”问题。笔者认为,我们的教育问题主要出在千篇一律、缺乏生气、教与学各自为伍、课堂缺乏弹性等方面。也就是说,教法不当才是教学质量不高的真正原因。真正的教育改革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课堂教学上,其所谓“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教学,改到痛处是教学”的真实意旨。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也应重视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甘肃秦陇技工学校|轨道运输专业技术工人|甘肃轨道|甘肃技校|甘肃职校|甘肃培训|兰州地铁|兰州技校|兰州职校|兰州培训|兰州铁道学校|兰州高铁专业学校|甘肃地铁专业|兰州铁路 轨道|兰州铁路乘务|兰州轨道交通|兰州乘务专业学校|兰州高铁专业学校|兰州高铁学校|高薪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