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服务于学生个性成长与终身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其根本生命力之所在。
《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职教规划》)正式公布,对未来15年上海大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了明确规划,
最核心的是架起了一座连接教育世界与职业世界的立交桥,其纵横空间之“大”、左右转环之“活”前所未有。
这里所指的空间之“大”,不仅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外在物理空间的扩张,更是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融通性,包括职业教育系统自身融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融通、职前职后融通等。
这里所指的转环之“活”,不仅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存量元素的活力,更是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包括职业教育向各类教育的开放、职业教育向行业企业的开放、职业教育向全社会的开放、职业教育向每一个学生的开放等。
顶层设计着眼“纵向贯通、横向融通”
近年来,上海在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进程中,十分注重教育内部的贯通衔接,也重视与劳动就业的横向融通。比如开展“中职-高职”“中职-应用本科”贯通培养试点,探索“高职-应用本科”衔接培养以及专业硕士培养,推动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举办“职业体验日”活动,探索开展中高职立交桥学分银行,开展面向社会的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培训等。
《职教规划》对“纵向贯通、横向融通”进行了精心的顶层设计,提出了实现职业教育各学段纵向贯通的主要举措,是打通中职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形成由中职至专业研究生的科学完整的培养体系,并在高考改革中,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职业院校招生录取制度。
如何拓宽中职到专科、专科到本科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衔接渠道,主要包括10条学制路径:1.通过中考进入中等职业教育;2.通过中考进入5年制专科教育;3.中高职贯通培养;4.中职或普通高中毕业生通过自主招生进入专科高职教育;5.中职毕业生通过对口高考进入专科高职教育或应用本科教育;6.中职或普通高中毕业生通过普通高考进入高等教育;7.中职-应用本科贯通培养(3+4);8.专科-应用本科衔接培养(专科起点3+2);9.五年制专科-应用本科衔接培养(5年制专科起点5+2);10.专科-专业学位衔接培养(专科起点3+4)。
《职教规划》并未限于职业教育的学段贯通,还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包含纵向衔接、普职沟通的学历教育系统和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系统共同构成的现代职教体系的目标。
具体包括各种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向全市所有中小学开放,推进“职业体验日”制度化;建立职业院校与开放大学、成人高校、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课程和学分转换机制;支持行业组织开展校企合作;构建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系统等。
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型与完善,有赖于学校专业与行业门类的匹配,更有赖于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标准的对接;学制路径的多样化设计,有赖于实现职业教育各学段纵向贯通,更有赖于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培训与终身教育的有机融通机制。如果没有精心的顶层设计,就既难以实现因材施教、进而实现人才的供需对接,又难以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人才质量。
科学预测基于深入调研和准确分析
《职教规划》的科学性更多依赖于编制前扎实深入的调研工作:
对上海100多所职业院校、近1500个专业点的办学情况进行详细梳理,将上海中高职共1500个专业点统一归到18个专业大类、79个专业类,又将18个专业大类和79个专业类对应到国民经济的20个行业门类,以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门类的有效对接,
通过设计人口—教育、劳动力回归加权、国际比较等模型,对未来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总体规模进行预测,对79个专业类从“人才需求数量”与“人才培养规格”两个维度按照产业需求、技能需求、知识需求、学生需求四个参照域逐一分析了行业需求情况。
根据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与理论知识水平要求的不同,设计了中职培养、专科培养、应用本科培养、专科贯通培养、应用本科贯通培养、社会培训等6种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基于以上的准确分析和科学预测,《职教规划》对上海职业院校的所有专业门类,分别提出了重点培育、稳定发展、优化调整三种指导性意见,推动各学校以重点发展的专业类为核心带动相关专业发展,形成覆盖主要产业链的专业群;并形成14个专业大类包括行业趋势等内容的分析报告。
核心价值是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最能体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生命力的则是终身性。一个服务于学生个性成长与终身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其根本生命力之所在。《职教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面向人人。职业启蒙的真正要义是找到职业与学生个性、特长、兴趣和内心感受的结合,为“人人得各安其所、万物得各遂其生”创造条件,最终体现的是生命价值。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基于两种尺度的考量:一是社会尺度,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职业教育提供技术技能人才和智力支撑;一是教育尺度,即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结构转型,根据学生选择并按学校类型在学校教育中不同程度融入职业因素,这样做才能符合不同学生的不同成长特点,才能在育人的价值上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