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国人似乎有一个习惯,即用物质多寡来传情达意。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一些父母认为给孩子花钱越慷慨,提供的教育条件越高大上,孩子的求学履历越光鲜,才是爱孩子,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或最完美的教育。
这不,刚开学没几天,就有一位北京网友晒出了一张小学生的开学清单。该清单从书包、文具等名牌学习用品,再到校服、新鞋等各大品牌生活用品,最后到一系列价格不菲的课外培训费用,合计费用超过11万。一些家长不甘其后,离十一假期尚有月余,便在朋友圈或班级群里比着谁带孩子去的地方多,去得更远,甚至还比住什么规格的酒店,以为出国转几圈,孩子就自然成才。
更有家长认为,唯有国外的教育才是最优质的,把孩子送出国才能接受最好的教育。孩子出国上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才是成功的教育。有媒体报道,中国如今已经成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第一大国际生源国。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首度突破50万人,达到52.37万人。业内专家预测,2016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还将增长。
“天价”开学清单也好,出国留学名校也罢,都反映了当前许多家长对教育理解的偏狭。其实,教育不是花钱越多越好,不是看上去越高大上越好,也不是在履历上填上一个个牛气的校名或满满当当的溢美之词。硬件条件固然是重要的教育要素之一,但真正重要的还是教师水平的高低和教育理念的优下。好的教育亦从来不是为了追求外在的完美,甚至从来就不是完美的,某种程度上是有缺憾的。正是这种缺憾和不完美,抑或走过的弯路、遇到的挫折,才凸显了教育的价值,也恰是教育过程与成长路上最有魅力之处。
对于教师而言,当初的教育失误看上去是教育生涯的“污点”,实际上却可能是自己职业的转折点,激励其提升教育管理艺术,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发展。对于学生而言,不完美的简历也不见得是丢人的事情,在持续的阅读或社会实践中找到自我价值,生出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如此经历更值得尊重和赞美。对教育而言,发现每个人的独特所在,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师生之间一起在试错中汲取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用伟大的人格力量感染彼此,就是好的教育。
从这种角度看,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着力点都不该放在给孩子多少物质投入,更不意味着越多越好,而应努力引导孩子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具有情怀与担当。就像哈佛大学招办主任马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的,“我们不需要十全十美、完美无缺的学生,而需要一个有抱负、能够脚踏实地用他们的人生来全力完成一件伟大事情的人。成绩单仅仅只是一个敲门砖,你必须在某一领域有独特的见解和热爱,并且能够相对具体地向我们展现出亮点或潜能”。
假如说教育一定要追求完美,那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完美,即一群有理想、有情怀、有知识和仁爱之心的教师,引领着一心向学、乐于奉献的学生,一起去叩问自我,探索新知,了解世界。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就寄语新生,做一个真正不受人惑的人,保持怀疑的勇气,敢于批判和自我批判,学会独立思考,坚持自己,放眼长远,发现最真实的自己,获得思想的真正自由。此种劝慰看似老生常谈,实则道出了教育的根本——没有精神层面的启蒙,教师不过是教书匠,教育不过是传授死知识。
如同皱纹往往意味着饱经风霜,比起让孩子拥有华丽的外表,不追求完美的教育更有故事,更有价值也更耐人寻味。为人师者,抑或为人父母,与其培养“有天分,斗志昂扬,却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的孩子,真不如让其抛掉看上去完美无缺的履历,循着自己的爱好和内心的声音弄潮一番,想一想自己到底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也许,这样不会有完美的物质生活,却一定会收获无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