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余市以改革创新为主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根本,以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关键,不断创新“职业教育+”,提高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职业教育+服务发展”,更新职业教育理念
新余市职业院校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树立学校与市场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人才与需求对接的办学理念,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为路径,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互促互利的良性循环发展。2015年,市政府印发了《新余市本地院校推荐学生留余就业创业奖励暂行办法》。市、县(区)每年筹集800万元,用于奖励向市内企事业推荐用工的院校,每推荐一名毕业生就业奖励1200元,每推荐一名学生短期用工奖励300元,全市职业院校输送人数达3500人次,有效缓解了本地企业招工难问题。职业院校为社会提供了就业岗位、拉动消费需求,全市职业院校教职工达2800余人,提供后勤服务等岗位500余个,学生学费、住宿费、生活费总计约7亿元,占全市GDP的0.8%左右,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各职业院校应把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作为办学的第一目标,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模式,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的第一效益。工学结合、校企联合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行业、产业与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职业院校应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凝炼办学特色,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五大元素,坚持走“校企合作一体化”的办学之路,采用“工学交替式”、“双证互促式”、“订单式”、“校企双向介入式”、“顶岗实习”等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构建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渝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兴办了2个加工企业,部分学生可直接进入企业实训和就业。江西康展科技学校自办了3个汽车修配厂,使学生学习有课堂、实习有岗位、就业有保障。例如:江西太阳能职业技术学院与瑞晶太阳能公司紧密合作办学,举办了2个瑞晶班120名学生的订单培养。推动了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职业教育+就业”,改革教学模式
该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注重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精心打造了一批精品特色专业,如江西工程学院的电子工程专业,赣西科技职业学院的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江西科技职业学院的光伏专业等。率先在全国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工作,建立了现代学徒制理论模式,由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三方参与,搭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平台和纽带。采用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办法,实行校企“双主体”共同育人,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上课与上岗融通、毕业与就业衔接。院校与企业共同开发了20科次现代学徒制校本教材,制定了6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体系、师傅标准和学徒培养标准,《钢铁冶炼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得2014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职业教育+实践”,突破实训体系建设
该市职业院校积极主动与企业合作,或者在校内建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具有企业文化的教学工厂,为学生提供与企业相似的培训环境和经验学习环境;或者学校将教学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放到企业,由企业人员承担教学任务,将企业真实的场所作为“教室”,让学生“边学边做、理实一体”,实现教育和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提高职业院校的初次就业率,保持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赣西学院服装专业的实训设施由雅戈尔集团提供,实行全真模拟实训,企业安排师傅到学校指导,设立企业家大讲堂,推进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学生毕业直接上岗,成为合格的劳动者或创业者,连续就业率达97%,满足了企业用人需求。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新余 贡献度 职业教育 甘肃|兰州|技校|技工|中专|大专|甘肃技校|兰州技校|职业学校|职业技术|高级技工|甘肃中专|甘肃大专|定向招生|高薪就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汽车维修与美容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烹饪与酒店管理专业|工程司训专业|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计算机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