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校园招聘将迎来高峰期。有数据显示,预估届时将有1000万毕业生竞争有限的工作岗位。不过,其中一部分人并不着急就业,而是选择暂时游历、陪父母、了解市场等,成为“慢就业一族”。
对于“慢就业”现象,社会舆论不太认可,有网友甚至批评说这是为“啃老”找借口,是大学毕业生懒惰和就业能力欠缺的表现。其实,应该辨证地看待这一现象,不能一味地指责。
有的大学生毕业后“宅”在家里,不学习也不做事,不跟家人交流也不跟外界往来。这的确是可怕的“啃老”,这样的小青年在思想认识上或心理上多少有点问题,理应受到批评。还有的大学毕业生一心想成为体制内的一员,年年考公务员、事业编,三五年过去仍然没考上,但仍躲在家里复习备考,这样的“慢就业”也有问题,其就业观过于单一狭隘,花这么长的时间在家复习不如边工作边复习备考,长期“赋闲在家”实在是虚掷青春韶华。
上述两类情形的确涉嫌“啃老”,不宜提倡和效仿,有志青年应该自觉抵制。但社会是发展变化的,年轻一代的就业观也在慢慢改变,有的不再恪守“毕业即工作”的传统模式,而是更多地考虑就业质量。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家人又支持,自己的确又是本着提高就业质量的目的,那么这样的“慢就业”就应被宽容和理解,他们“慢就业”的效果也值得期待。
在国外,“慢就业”不是什么新闻。国外大学有“间隔年”的传统,即大学生毕业后不着急找工作,而是用一年的时间各处游历、做志愿者等,从而丰富阅历、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并逐步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和人生规划。显然,这样的“慢就业”就不是浪费时间,一年的阅历会让刚毕业的大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短长,更好地熟悉社会、感知生活,更科学地规划未来的职业。有了长期的思考和经验准备,一旦入职往往也适应得快,就业质量比较高。
“慢就业”在国内还是新鲜事,因不合传统,家庭和公众接受的程度较低。但不妨辨证地看待这一现象,对分明在“啃老”的做法要反对,对为追求就业高质量的“慢”则应理解、包容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