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山是青岛烹饪职业学校2011级中西餐专业中法合作班的毕业生,在法国完成学业他选择了回国,目前在一家法国餐厅工作。记者了解到,目前青岛像他这样参加类似国际班学习的学生不在少数,越来越多的学生尝到了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甜头”。实际上,青岛职业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甚至有职业教育“上青天”的说法,而青岛在职教国际化方面做出的尝试与探索,在即将“全面开花”的职教国际化领域里,正在形成新的“青岛模式”。
历练学历技能“双高”人才
说起烹饪学校的中法合作班,李天山满是自信和感激。“我从小就喜欢法餐,上学时选择专业和学业规划思路都很清晰,就是要去当地学习了解最正宗的法餐。烹饪学校同时满足了我对学历和技能的双重需求。”李天山说。学校办公室主任卢光顺介绍,烹饪学校开办中法国际班已有10年时间,以往星级酒店行政大厨多是外国人,现在这些国际班的学生毕业回国,懂法餐又懂中餐,很受用人单位欢迎。
像李天山这样有出国计划的学生还有很多,青岛电子学校李佳欣和林雷皓学的是物联网管理专业,作为电子学校中加国际合作本科班首届学员,“第一个吃螃蟹”的他们,可真是“捡到了大便宜”。“我们班23人,今年9月都要去加拿大留学。4年后毕业拿到的是加拿大本科文凭。”林雷皓说。学校对他们的英语教学很重视,从高一开始每天7节课有5节都是外教课,他在高二时就考出了雅思6.5分的成绩。“当年中考我也去普高国际班面试过,最后选择了电子学校。当时一起参加面试去了普高的同学,也有出国的,但他们的申请材料都是自己准备,有的找了中介,也是忙得焦头烂额。我们的材料包括签证在内,都是学校统一办理,方便又省心。”李佳欣说。她说物联网是新兴专业,未来发展空间很大,到了加拿大,她会了解当地环境。“大二可带薪实习,我也会考虑。”李佳欣对未来很憧憬。
超九成职校开展国际合作
岛城绝大多数职校在国际化方面,都做了诸多探索。青岛电子学校中加合作办学为“国内中职+国外高职”模式做出积极开拓,中德职教合作(青岛)示范基地10个项目工作站也在推进。平度职教中心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开展的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项目已有27个年头。
青岛烹饪职业学校先后与法国、新西兰、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职教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交流关系,实现互访、互学和联合办学。青岛交通学校与法国卢瓦尔河大区Tabarly职业中学建立合作关系,对学校帆船专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青岛外事学校先后与韩国、日本、欧美等国家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新西兰维特利亚国立理工学院、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加拿大温哥华岛大学、德国韦斯特堡职业学校等国外高等院校、企业联合办学。多样的国际院校合作方式,为学生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满足学生境外发展的愿望。
目前,青岛市职业院校与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常年开展教师交流培训、国际学生交换、研修、专业共建等活动,全市90%以上的中职学校和全部高职学院均有国际合作项目。
构建职教国际化青岛模式
此前,我市出台《青岛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4-2020年)》,其中提到推进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以青岛优势职业院校为依托,以德国等发达国家优质职业教育机构为合作重点,吸引一批国外职业院校和专业培训机构来青办学,建设中外合作职业院校、培训中心、示范基地。依托中德(青岛)职业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和青岛中德生态园建设,吸引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来青合作设立教学、实训和研究项目。支持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开展创建国际化学院等办学模式改革。新增2—5处职业教育名师、名校长海外培训基地。继续推广与德国合作的“双元制”培养模式。
我市还将加强国际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国际论坛、与国外院校师生互访等方式,推进青岛职业院校与国际组织、国家及地区在发展模式、教师培训、人才培养标准、课程开发等领域交流与合作。探索实施中职院校校长和教师涉外培训,每年选派一批中职院校校长、教师出国考察,更新教师队伍职业教育观念。实施学生海外学习计划,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国外交流,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甘肃技校兰州技校兰州技工学校甘肃技工学校兰州职业中专甘肃职业中专
甘肃秦陇技工学校是一所专属甘肃省人社厅直接管理的全日制公办技工学校,联系电话:400-1001-865
学校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学校地址:兰州新区秦川镇镇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