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现代企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已不仅强调“实践性”“操作型”,还更加注重良好职业精神、道德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近日,教育部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专门强调要将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融合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我国经济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加强公民文化素质建设,提升竞争软实力,是战胜困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而企业也越来越看重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他们希望职业院校输送的学生具有良好的爱岗敬业、遵守纪律、注重安全、讲求合作、求真务实等职业精神,理解和认同企业文化,这是企业的立业之本和保持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硬件方面得到了快速提升,但对学生的职业精神、人文素质等软技能的培养效果还不十分明显。一些毕业生出现就业取向功利化、诚信意识淡薄、缺少敬业精神、工作拈轻怕重、反复跳槽等现象,既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也影响着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准职业人,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提高一样,是其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职校学生如果仅仅具备“做事”的能力,满足岗位的基本技能要求,将很难出色地、富有创造性地完成岗位工作,同时也将会影响自己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把企业所希望得到的工作成果作为一个结果函数的话,那么职业精神就是影响一个人能力发挥的系数。一个人能力发挥的程度,往往取决于他所具备的非智力因素,即思想认识、责任意识、职业理想、职业观念等职业精神,职业精神愈强,能力发挥程度也就愈高。反之,如果职业精神低下,即使有再高的职业能力,也无法获得希望得到的结果。如果一个人具有错误的思想认识,不负责任甚至严重失职,还可能给企业和社会带来难以预测的危害和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加强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是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一种责任,为学生毕业、实现就业及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职业院校应通过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积极构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职业精神全面均衡的课程培养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深入企业现场实习,除了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和岗位锻炼,更重要的是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将书本上的职业精神变成可感知、可触摸的东西,深入体会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团队合作精神、管理理念、服务意识,竞争意识、激励创新意识、民主平等意识等企业思想文化的精髓,逐步增强学生的企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在职业实践的基础上了解和理解职业精神,在融入企业的过程中践行职业精神,把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行动。
目前,职业院校都在积极采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的培养,广大职业院校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和方式方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按照未来职业人的要求,加强对学生职业精神的教育和培养,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职业院校应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着眼于社会和企业对职业人的素质要求,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精神,为学生努力学习提供可靠的动力,提升学生对职业认可的信心,从而为树立职业理想奠定基础。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职业技能 精神 职业 甘肃秦陇技工学校|轨道运输专业技术工人|甘肃轨道|甘肃技校|甘肃职校|甘肃培训|兰州地铁|兰州技校|兰州职校|兰州培训|兰州铁道学校|兰州高铁专业学校|甘肃地铁专业|兰州铁路 轨道|兰州铁路乘务|兰州轨道交通|兰州乘务专业学校|兰州高铁专业学校|兰州高铁学校|高薪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