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有教无类”,到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开放式的社会和自由教育的民主思想,东西方对于教育公平的探索与追求一直没有停止过。随着20世纪80年代我国市场经济的兴起和日渐繁荣,包括教育公平在内的社会公平问题日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其核心是保障公民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公平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在教育过程中被平等地对待,以及具有同等的学业成就与就业前景的机会。
教育公平已成为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重要价值追求和优先发展任务。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省内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区自然条件艰苦、人口居住分散、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事业与省内外其他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民族地区教育特别是藏区教育是青海省实现教育公平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改变藏区教育面貌,推动藏区教育发展,近年来,青海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向藏区倾斜,努力为藏区孩子创造公平、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是把持续改善硬件条件作为推动教育公平的基本前提,着力缩小藏区学校办学设施差距。5年来,先后投入100多亿元资金,实施了全省中小学布局调整暨校舍安全工程、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显著改善了藏区学校的办学条件。现在,六州藏区中小学基本达到国家中小学综合防灾标准,基本消除了D级危房和大通铺,基本实现每名学生都有合格课桌椅。学校基础设施、仪器设备、教育信息化等配置,基本达到全省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城乡、区域、校际之间教育发展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藏区的各级各类学校已然成为草原上最美的建筑。
二是把持续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作为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础,着力保障藏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需要。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中,结合省情,按青南地区、环湖地区、东部农业区分别制定资助标准,加大对藏区的倾斜力度。实施了三江源地区“1+9+3”教育经费保障补偿机制、覆盖藏区的异地办学奖补机制、学前一年和中职教育资助政策,成为西北五省第二个实施学前一年资助政策、全国第二个对中职全日制在校生免除学费的省份。目前,藏区资助(补助)标准学前一年高于省内其他地区2500元、义务教育高于省内其他地区565元、中等职业教育高于省内其他地区300元。
三是把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着力健全机制、补充总量、提升素质、稳定队伍。建立了以市州为单位的区域内教职工编制总量动态调整机制,基本编制实行了城乡统一标准,并依据省内地区间自然条件差异,针对六州藏区增设了双语教师补充、教学点、政治辅导员专项编制。新增藏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2000余名,占全省新增教职工编制的99%。每学期选派省属高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到藏区学校开展顶岗支教实习,替换出在职教师接受培训,提升素质。建立帮扶青南三州教师支教机制,选派省内东部地区2%专任教师赴青南三州支教,促进区域间教师互帮共进、轮岗交流。培训藏区教师4.7万人(次),占全省参训教师的40%,特别是加强了小学数学、汉语文和初中理科双语教师培训,实现了双语教师培训的全覆盖。实行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岗位补助,藏区7000余名教师受益。出台师范生基层学校服务奖补政策。建设藏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9000套,改善教师生活条件。
四是把大力推进异地办班作为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着力帮助藏区学生享受省外优质教育资源。在各兄弟省市和学校的支持下,青海省把异地办班作为推进藏区教育发展、推动教育公平的战略举措,积极为藏区学生走出青海接受优质教育创造条件。“十二五”期间,已累计输送近一万名藏区高中、中职学生到到辽宁、湖北、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山东、重庆等省市的30余所高中(中职)学校就读。
当前,青海教育特别是藏区教育已经进入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的关键时期。根据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方面,青海要继续在教育硬件上增加投入,查漏补缺,扩大覆盖面,提升整体水平;另一方面,青海还要在有针对性地狠抓“软件”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大力实施双语特岗教师计划、中小学理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幅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十三五”末藏区教育发展水平达到全国民族教育发展的平均水平。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教育资源 甘肃秦陇技工学校|轨道运输专业技术工人|甘肃轨道|甘肃技校|甘肃职校|甘肃培训|兰州地铁|兰州技校|兰州职校|兰州培训|兰州铁道学校|兰州高铁专业学校|甘肃地铁专业|兰州铁路 轨道|兰州铁路乘务|兰州轨道交通|兰州乘务专业学校|兰州高铁专业学校|兰州高铁学校|高薪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