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报道英媒称,3月17日,国际移民组织(IOM)与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发布《世界移民报告2015:移民和城市——管理人口流动的新合作》中文版。报告重点展示了全球最新移民趋势、移民与城市多样性、城市移民与经济发展关系等内容,并侧重于关注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移民问题。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29日报道,报告指出,中国已成为新的国际移民目的地,北京、上海、香港成为居全世界前20位的全球城市,中国有超过2.2亿的国内移民人口。报告同时指出,移民参与和移民融入对建立稳定、开放、生机勃勃的社区不可或缺,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未来。
报道称,随着全球范围内新的迁移目的地的出现,移民流动的地域正在发生着改变。除了传统上从发展中国家到北美和欧洲等经济发达的国家之外,东亚、南非、巴西和印度等快速发展的新经济中心也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移民。新的发展中国家作为移民输出国的同时也正在成为移民接收国,因此,中低收入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即南—南迁移,越来越具有重要性。例如,中国广州等新兴经济体城市成为非洲移民目的地,而中国在接收尼日利亚移民的同时也已成为向中东地区的移民输出国。随着欧洲和北美收紧对非洲移民的入境限制,越来越多国家的移民将中国作为一个更为可行的选择。
中国的外国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但有所增加。随着跨国公司落户城市,来自不同国家的外籍员工被派遣到中国。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籍专业人士,从2000到2013年间,中国的国际移民总量增长了超过50%。由于中国的城市发展能够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投资、创业和就职于跨国公司的机会,因而越来越多移居国外的中国人选择回国发展。中国的城市为吸引海外人才也竞相出台了各种奖励政策。
迁往新加坡、吉隆坡、中国香港、曼谷等亚洲高收入城市的国际移民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外籍专业人士和高级管理人士、国际学生、低技能移民劳工。在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文莱和马来西亚有一大批外籍女性家务工作者,她们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斯里兰卡,据估算在亚洲的人数已超过200万。
在亚太地区,每天约有12万人移居城市。在1990年到2014年间,亚太地区的城市新增人口约为10亿,其中中国约占一半(4.5亿)。
报道称,政策推动半城市化发展半城市化是指处于城镇边缘的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发展,例如中国深圳。城市边缘地区的人口增长不仅是因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中心迁移,也与居住在城市中心的人们的迁出有关。因此,半城市化反映出城市人口迁入迁出的双向流动。
目前,中国庞大的流动人口占7.3亿城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2000至2010年间城市外来人口增长80%。但是,这些外来人口难以获得合法的城市居民身份,也不能享有相应的社会福利保障和公共服务等。目前,中国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4%。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达到10亿,占总人口的70%。中国的国内移民在城镇发展和经济竞争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报道称,国内移民正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全世界范围内城市的发展和多样性。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国有超过2.2亿的国内移民人口(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这一城市化发展远不止于人口的重新分布,而是包含了不同移民群体的新的流动战略。
在中国,有成千上万的移民循环来往于城市和自己的家乡。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大城市里打工挣钱,把家人特别是孩子留在农村或小城镇的家中。这种人口流动模式以及所带来的城市发展已经引起了亚洲城市研究者和从业者的关注,他们预计在未来的15年中,会有大约1.19亿人迁移到亚洲国家的半城市化地区。
报道称,中国的经验表明城市化、农村人口迁移、侨民投资和国家发展之间可以形成良性的循环。城市化不仅涉及人口向城市地区的净流入,还会促进城市边界的扩张和新城市中心的出现。移民扮演着联系农村来源地和城市目的地的关键角色,城乡联结对个人、家庭和社区具有多重的影响。中国研究者发现,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人喜欢迁移到城市地区。在迁移中形成的城乡联结带来益处,部分弥补了人口迁出给农村社区和留守家庭造成的负面影响。这种联结确实给移民家庭和社区带来积极的影响,需要进行恰当地维系。
中国的经验表明侨汇和国内汇款的多重影响相继促进了城镇和城市的快速发展。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发展的初期,福建、江苏、浙江、广东等中国东南部省份从侨汇和侨胞投资中获益良多。海外侨胞帮助那里的农村地区克服了投资、基础设施和技术工人短缺等发展障碍。随后,中国内陆赴东南部省份的移民开始汇回大量资金帮助家乡发展建设。
在中国广州及其他地区,非洲个体商人和移民在改变非洲经济和社会、与中国城市建立交流合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允许国外投资并鼓励市场经济和私营企业发展等,使中非双边贸易得到快速增长。中非贸易不仅经历了国际贸易蓬勃发展时期,还经受住了石油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
报道称,在目的城市,移民参与和移民融入对建立稳定、开放、生机勃勃的社区不可或缺,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未来。
城市政策制定者们正做出积极的努力来提升社会凝聚力。大多数优秀实践只有在联邦和地方政府给予政治保障,城市对多样性采取友好政策,并配合着促进实施的体制框架,才能够真正地展开。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移民 目的地 甘肃秦陇技工学校 轨道运输专业技术工人 甘肃轨道 甘肃技校 甘肃职校 甘肃培训 兰州地铁 兰州技校 兰州职校 兰州培训 兰州铁道学校 兰州高铁专业学校 甘肃地铁专业 兰州铁路轨道 兰州铁路乘务 兰州轨道交通 兰州乘务专业学校 兰州高铁专业学校 兰州高铁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