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行至雷锋塑像附近的一处长廊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群老年人正一字排开端坐在长廊阴凉的坐位上,倾听一位操着山西腔普通话的长者戴着老花镜讲述着什么。我好奇地听个仔细,噢,原来条条都是互联网上发布的各种信息。从此我也成了这个老年群体的一员。
我对这位讲述信息的长者并不陌生,他就是二十余年前退休的原区教育局局长李培育。通过多次接触、交谈,逐步加深了了解。
李培育自幼就有一个当一名教师,为国家培育合格人才的梦想。1957年,他从天津师范学院毕业后,服从分配,从繁华的大城市来到新建校的原河东区(现东丽区)四合庄中学。建校伊始办学条件差,没有校长,只有上级从市里派来的一位教务主任主持工作;校院内高洼不平,碎砖烂瓦到处可见,杂草丛生;学生宿舍是土房,唯一的“教学楼”,其实只是“一层楼”,据说这是参照当时苏联的建筑模式建造的;教学设备简陋,教学仪器奇缺。
年仅26岁的李培育到来后,既是物理教师,又是教务主任的助手。师生们自己动手,在校院内起高垫洼建操场,打造师生们饮水用的机井。作为物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他收集废品,自制教学仪器,为此经常忙到深夜。运用这些自造仪器,保证了教学质量。有一次全区统考时,他的物理教学课荣获了全区好成绩。1960、1961、1962年他连续三届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
“文革”时期,原四合庄中学成了全区“重灾区”之一。当时他是主持工作的副校长,遭受了造反派的严重冲击,他在受批判、斗争、围攻的同时,坚守岗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念不动摇。
拨乱反正后,党组织为他恢复了名誉。“文革”后他先后被安排到原新立村公社文教组、区教育局任职。1983年出任区教育局局长,一年后任区委党校校长,1987年又回到区教育局任局长兼局党委书记。
李培育走上区教育局领导岗位后,狠抓中小学生的“三率”(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工作;狠抓危漏校舍的改造,实现了村里最好的房子是学校;狠抓师资队伍的建设。1993年上半年国家教育督导司和天津市教育局督导室联合对东丽区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及扫除文盲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成为天津市首批通过“普九”验收,达到合格的区县之一。
1994年退休后,他退而不休,继续发挥余热。他应区教育局所属教学设备站的聘请,以“物理专业”的优势,承担起仪器管理、人员培训等项工作。期间还兼任区教育局机关离退休人员党支部书记、区教师奖励基金日常工作、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分管的有关工作、区教育系统“门球协会”秘书长工作等,一直干到2011年底。值得一提的是,他倡导在小学师生内开展“‘大手’拉‘小手’,门球进校园”活动,以振华里小学为试点,建立了全区第一个师生门球队,在全国少儿门球比赛中,曾取得过第三名的好成绩。
2012年1月,他突发脑栓塞,经一年内三次住院抢救,虽初步康复,但却留下了后遗症,至今双腿走路不稳。2014年夏季,病休中的老局长经常携老伴到附近的东丽公园散步,最后总要坐在阴凉处休息一会儿,和老友们聊聊天,有时还要把在家中从电脑中看到的新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有关信息介绍给部分老年朋友,从而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起初只有几个人听,后来增加到15人左右,最多时近20人。这些老年人多是居住在附近八十岁上下的离退休干部,还有部分企业退休职工、老艺人。有的老年人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要拄着拐杖由老伴陪伴而来。开始是在公园内雷锋塑像附近的一处走廊内,直到临近“立冬”时节,在区文明办领导的支持下,才转移到公园内的“学雷锋志愿者联络站”的一处拥有暖气设备的房间内。为方便老人们坚持听信息,经商定每周安排三个下午开讲,每次三、四十分钟。一年多来,十几位老人每周三次听网上信息已成为习惯,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坚持长期传播信息并非易事。据老局长介绍,为了及时向老年朋友们讲述国内外大事、时政要闻、新政策、“打虎拍蝇”动态等信息,他首先上网浏览一遍信息,然后有选择地摘要记录在纸上,每天上午、下午甚至晚上都要坚持收看和摘记,每天的工作量累计在三个小时以上,有时竟忘记服药。每次外出开讲,老伴担心他走路不稳,怕他发生不测,总要坚持护送到讲述地点,最后再接回家。有时因去医院看病,耽误了讲解,他总要提前通知大家,然后另找时间补课。老局长现已年逾八旬,各种疾病缠身,他在坚持与病魔抗争,医治疗养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要传递正能量的责任和使命。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恰是对老局长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他的精神值得赞扬。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局长 人生 甘肃秦陇技工学校 轨道运输专业技术工人 甘肃轨道 甘肃技校 甘肃职校 甘肃培训 兰州地铁 兰州技校 兰州职校 兰州培训 兰州铁道学校 兰州高铁专业学校 甘肃地铁专业 兰州铁路轨道 兰州铁路乘务 兰州轨道交通 兰州乘务专业学校 兰州高铁专业学校 兰州高铁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