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刚开始,兰州外语职业学院数百名学生被学校安排至惠州、东莞、昆山、南京等地的电子工厂,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他们每天至少工作12个小时,做着和所学专业毫无关系的流水线工作。不少学生感觉被学校“卖”了。(9月25日北京青年报)
实习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是教育教学的核心部分。然而,每每提及职校生实习,总有许多负面新闻。“包工头”“强迫实习”“廉价劳动力”等词汇,揭示出部分职校生的实习已变味走形。
职校生的实习质量不高,根源在于一直倡导的校企合作仍然停留于浅层的合作,更深层次的“产教融合”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学校只想着把学生送出去,企业只想着把人招进来。至于学生的专业与企业提供的岗位是否匹配,并不在学校与企业的考量范围之内。某些企业尝到学生顶岗实习的甜头,就靠“招来一批,送走一批”的职校生顶岗实习维持生产。
校企合作本来是学校与企业两个平等主体的合作,如今往往成了政府有关部门推动的捆绑式、拉对式合作。而这样背景下的学生实习注定既不尊重市场,也不尊重法律法规。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要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从学校方面来说,学生实习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核心,职业院校必须要有成套、成熟的学生实习方案,来保障学生实习的顺利进行。对企业而言,职校生的实习,是企业储备人才,锻炼人才,为未来大国工匠做好技能培养的重要一环。
要想提高职校生实习质量,学校、企业、社会等各方都要发力,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倘若这条保障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路径走不通,职校生的实习质量不高依然会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