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适时启动高端制造业人才引进计划,培养一批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为了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严峻挑战,美国制造业协会提出的四大目标之一,就是使美国制造商拥有符合21世纪经济需求的劳动力,认为美国制造业要保持其在世界中的主导地位,必须拥有国内外最优秀的高技能人才,这些人才必须精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的知识,掌握制造商所需要的技能。为此,2011年,奥巴马推出了“高端制造合作伙伴”计划[18]。同样,“中国制造2025”宏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具有国际视野世界一流的高端制造业人才。因此,国家要实施高端制造业领域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或“青年千人计划”)。根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每年引进若干名具有国际视野世界一流的高端制造业人才,给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和宽松的创业环境,鼓励海外优秀人才来华就业创业。高校要关心高端制造业海外引进人才的工作和生活,在公租房分配、子女入托上学、户口迁移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这些高端制造业海外引进人才一方面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世界一流的技术服务,另一方面作为我国高端制造业领域的“种子教师”,和应用技术大学或具有制造业背景的“985工程”高校密切合作,为我国培养一批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五)大力实施校企合作,为培养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所需的人才。德国的“双元制”是校企合作的典范,也是其制造业称霸世界的秘密武器。日本的“产学合作”,是实现制造业强国崛起最有效的手段。韩国实施的“产学合作计划”和我国台湾地区实施的“建教合作”,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制造业转型升级、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校企合作必不可少。
那么,如何促进校企合作呢?具体包括:其一,加强与“中国制造2025”密切相关的校企合作法规建设。政府在“中国制造2025”校企合作中起主导作用,要抓紧时间制定《“中国制造2025”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以及相应的实施细则,尽快明确多方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学校、学生、教师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为校企合作开展的有关培训、课程建设、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等各方面活动提供法律依据和有力保障。其二,鼓励和支持制造业企业、职业院校和应用技术大学等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制造业企业是“中国制造2025”校企合作的运作方之一,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中最关键的筹码。校企合作的核心是让制造业企业积极参与“中国制造2025”人才的培养,制造业企业向学校提出“中国制造2025”人才需求的规模与条件,与学校进行“订单式”培养,参与制定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的人才规格标准、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评估标准和培养方案,参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等,使制造业企业更加关注职业院校和应用技术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养学生的具体过程中。职业院校和应用技术大学作为“中国制造2025”校企合作的积极推动者,是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关键所在。他们积极同制造业企业合作,共同研究并设定顶岗实习的工种、岗位、所需知识点,共同制订教学基本要求,确定指导教师、实习内容、考核标准等。同时,职业院校和应用技术大学积极探索、改革考核与评价方式,由制造业企业全程监控对学生的评价,将企业特别是岗位师傅对校企合作项目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认可度列入评价内容,同时将鉴定结果计入学生的学业评价,激励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三,充分发挥市场中介的积极作用。由于信息不对称会给校企合作双方的理解和沟通带来障碍,这就需要中介组织的积极协调。“中国制造2025”中介组织的作用是,聘请国内一流的制造业领域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向制造业企业、职业院校和应用技术大学提供有关校企合作的咨询和建议;收集制造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及应用技术大学需求信息,定期通过网站或其他媒介发布有关信息;根据校企双方的需求,为校企的合作牵线搭桥;对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和指导。
(六)积极促进信息技术和职业教育深度融合,为培养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重要的支撑
“中国制造2025”坚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推动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以信息物理系统(CPS)的方式融合,在制造业领域实现资源、信息、物品、设备和人的互联互通,实现制造业智能制造。为此,促进信息技术和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促进信息技术和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呢?具体包括:其一,加强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环境。“中国制造2025”涉及诸多高新领域,如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需要仿真实训基地、数字化技能教室等先进的信息化装备,而目前我国面向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学资源、教学辅助工具等严重缺乏,所以要加快建设职业院校的信息化发展环境。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快完成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普及,大力建设仿真实训基地、数字化技能教室等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信息化教学设施,用于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和条件下的业务流程与设备操作。在应用系统方面,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建设实习实训、专业设置等关键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充分结合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校园等信息化建设,建成职业院校的综合数字化环境,支持实践教学、教务管理、校园服务等活动的开展。其二,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凭一个地方或区域是难以完成这一宏伟目标的,需要全国齐心协力、协同攻关。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仍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农村地区职业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基础能力尤为薄弱,这就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其三,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设面向项目教学、案例分析等环节的教学辅助系统,开发实习实训、技能鉴定等信息系统,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其四,探索建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激励机制。在信息化环境下,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信息进行搜索、加工整合以及创新,为了培养这类人才,必须有效提升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信息素养。可以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的重要条件,列入办学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建立多样化的教师评价体系,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甘肃技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工学校 甘肃技工学校 兰州职业中专 甘肃职业中专
甘肃秦陇技工学校是一所专属甘肃省人社厅直接管理的全日制公办技工学校,联系电话:0931-2392668
学校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学校地址:兰州新区秦川镇镇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