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室成了大学生相对比较固定的生活时间最长的场所,寝室成员构成了相对稳定、联系紧密、影响较大的生活圈子,其文化育人的组织功能日益显现。
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传统集体生活的班级功能日渐淡化,寝室成了大学生相对比较固定的一天当中生活时间最长的场所,寝室成员构成了相对稳定、联系紧密、影响较大的生活圈子,其文化育人的组织功能日益显现。
然而,近年来,从清华、北大铊盐投毒案到复旦大学饮水机投毒案,从云南大学马加爵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小袁同学等酿造的多起寝室惨剧,大学寝室文化建设中积存的某些负面畸变现象影响和制约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其全面发展。大学寝室文化在本质上是以人为核心的文化存在。因此,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寝室文化,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以乐群慎独重构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生活场域
大学生寝室文化是“以人化文”与“以文化人”的辩证统一,其实质即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育人。我们要在寝室内部汲取正能量、传递正能量、汇聚正能量,形成肩担正义、践履正道、弘扬正气的大学生寝室文化氛围,以群体的正能量感染、影响和引领个体发展,从而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地生根。
乐群与慎独在寝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是统一的。因为大学生寝室文化内含着正反两个方面的价值向度。对积极向上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寝室文化,作为大学生个体,其乐群性则会显现正效应,反之,则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不良文化氛围的熏染与侵袭。“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也是当下大学生在寝室文化场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易行的明德修身之道。诚然,我们所指的“慎独”并不是古人所谓的“君子独善其身”,消极承受寝室文化负面因子的侵蚀,而是意在表明大学生个体内在人格的独立性与价值追求的倾向性,是大学生个体心理自由意志的正义坚守与价值选择的正道持守。
以涵育共生重构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生活之格
大学生在寝室中的生存与生活,是人的现实存在与虚拟存在、自我存在与他者共在、理想存在与现实存在的统一。大学生寝室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主要不是通过硬性灌输等外部强制力量来完成的,而是通过寝室文化所形成的精神氛围和相应的物质环境,于潜移默化之中来感染学生的情绪、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我们要着力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好的寝室文化犹如一锅好的泡菜汤,学生融入这个环境,犹如泡菜原料投入汤料之中,时间日久则会发生化学反应,影响和决定了浸泡其中的莘莘学子的思维方式、精神品质和行为风格,而正能量的正向、同化效果会培育出具有完整人格和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一个寝室形成的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一种磁场,使身处其中的每一名大学生个体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实现寝室文化育人功能,使寝室文化正能量生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正效应。
以家国尚和重构大学生寝室文化的交互空间
大学生寝室文化除具有一般校园文化所具有的涵养人格、思想教育、素质熏陶等基本功能外,还具有一般校园文化所不具有的和合观念养成、人文情怀培育、家国理念形成等独特的育人功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建立起阳光、和谐、至善、臻美的精神家园,形成强力正能量引领的磁场同化效应,消弭和克服人的异化存在,发挥优秀寝室文化的浸润和引领作用。
先进的榜样人物其力量是无穷的。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积极分子在寝室中一言一行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和榜样。当下,我们要在寝室文化中充分发挥学生身边先进榜样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身边人教育身边人,身边人影响身边人,身边人引领身边人。渐次从公民个体到社会组织再至国家民族升华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和实践认同。
寝室是大学生共同生活的家。大学生在寝室共同生活中养成的和合心理模式及其交往方式,使其在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从实践层面校正大学生寝室生活模式中逐渐养成的价值观认同路径,实现由“家文化”到“国文化”的跃升与拓展,并由个体到群体推而广之,进而能动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拓展效应。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寝室 能量 大学 甘肃秦陇技工学校 轨道运输专业技术工人 甘肃轨道 甘肃技校 甘肃职校 甘肃培训 兰州地铁 兰州技校 兰州职校 兰州培训 兰州铁道学校 兰州高铁专业学校 甘肃地铁专业 兰州铁路轨道 兰州铁路乘务 兰州轨道交通 兰州乘务专业学校 兰州高铁专业学校 兰州高铁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