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南多·萨瓦特尔在《教育的价值》中指出“教育的目标是塑造灵魂,培养令人尊敬的道德观和爱国热情,因此它从来都被看得比训练高尚”。后面又指出“时至今日,这种教育和训练之间的对立,早已不合时宜,相当具有误导性”。单从字面上来看,我们似乎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应该追求塑造灵魂和训练技能的统一。
不过,相对而言,塑造灵魂要比训练技能难得多。所以,教育的真谛,在一般意义上就被归结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用一个漫长的时间概念来体现塑造灵魂的艰难程度。那么,究竟如何来塑造灵魂?
正如“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那样,塑造灵魂这一崇高伟业,也需要在塑造灵魂之外做文章。在这方面,笔者倒是比较倾向于教育学家皮亚杰的看法:伦理不应该通过主题方式来教育,不应作为一门额外的课程来传授,而是应该通过整个学校机构的身体力行来教导,通过老师的态度以及他们和学生的相处,还有每门课来实施教育。
当然,这样的观点并不是也不能否定专门的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在这方面,费尔南多·萨瓦特尔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他指出,“在初期教育中,这种观念(间接的道德价值教育——笔者注)可能是可行的,然而再往后,它的缺陷就很明显了。”也就是,伦理学可以作为一门提升人的灵魂格局的专门课程而存在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实,换个角度来思考,费尔南多·萨瓦特尔的看法和皮亚杰的看法也有一致之处:他们都指出了道德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只不过,两人在针对如何开展道德伦理教育的具体途径上出现了一定的分歧。前者认为,通过专设伦理课程进行直接的道德伦理教育不可或缺,后者认为,伦理不应作为一门额外的课程来传授。
对于这样的殊途同归之议,最好的办法,就是兼收并蓄。既注重专门道德伦理、思想品德的教育,也重视在各门学科的知识传授中融入伦理道德教育。实际上,这也契合了本文开篇所言:教育应该追求塑造灵魂和训练技能的统一。
对于当下教育而言,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在针对学生安身立命的技能训练中有效地融入“塑造灵魂”的教育,而不是将两者割裂开来。不仅偏离育人轨道的应试教育需要纠偏,规模大于内涵的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提高质量的历史课题。在这方面,教育的本真要义从来就不曾改变,只不过被一些暂时的功利烟云所遮掩:人们对教育的功利化追求遏制了内心深处人性美的展示和释放。
在2016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训练学生为了某种单一工作而努力,或者一毕业就找到工作。”她认为,人文教育非常重要,其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意以及自省能力。而这种思维和能力,在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变迁中都将持续”。
人文教育,换句话说,就是触及灵魂的文化浸润和心灵塑造,这应该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正如格雷厄姆·格林所言,“成为人也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费尔南多·萨瓦特尔认为就是指“同情他人,团结一致,宽宏大量,善意待人”等特质。没有了这一点,掌握再多的技能,也不过一台没有情感的高级机器人。但这同样也不意味着训练技能就应该被弱化,而是相反,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需要我们的各级各类学校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在切实传授给学生安身立命的生存技能的过程中,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理念化为“百年树人”的坚定行动。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灵魂 技能 甘肃|兰州|技校|技工|中专|大专|甘肃技校|兰州技校|职业学校|职业技术|高级技工|甘肃中专|甘肃大专|定向招生|高薪就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汽车维修与美容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烹饪与酒店管理专业|工程司训专业|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计算机专业|